中央政府省政府市政府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 首 页

  • 走进范县

    • 范县概况
      范县简介 范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南依黄河,北枕金堤,区位优势独特,是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黄河、金堤河横贯县境,沿黄线长达47公里。 西汉初置县,因范水穿城而过得名,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是范姓、顾姓、秦姓、姚姓的起源地。古代晋楚“城濮之战”、齐魏“孙庞斗智”、“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动天”“子路负米”“芦衣顺母”“恣蚊饱血”等均发生在这里,现有丹朱遗址、闵子骞墓、范武子墓等文化古迹... [详细]
    • 范县概况
    • 行政区域
    • 自然地理
    • 范县经济
    • 人口民族
    • 历史沿革
    • 名胜古迹
    • 范县名片
    • 范县剧种
    • 文化旅游资源
  • 政务中心

    更多>>

    领导之窗

    • 县长 王小鹏
    • 范县要闻
    • 部门动态
    • 乡镇动态
    • 国务院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食品药品信息公开
    • 依申请公开
    • 公示公告
  • 政民互动

    政民互动

    • 网上咨询
    • 县长信箱
    • 建言献策
    • 意见征集
    • 在线访谈
    • 网上调查
  • 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

    • 政务服务
  • 专题专栏

当前时间:
范县人民政府
  • 网站首页
  • 首页专题
  • 自然资源
  • 法治政府创建
  • 2021-2022年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走进范县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专题
  • 底部导航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法规公文 > 范政文
  • 范政文

    范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

  • 序号:52072036  索引号:J0001-2016-5207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县政府办公室  日期:2016-11-28字号:[ 大 中 ]

市政府:

接到市政府办公室濮政办明电〔2016〕173号文件后,我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对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当前工作面临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讨论研究了2017年度工作计划。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6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城镇引领、工业主导、农业固基、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工作思路,着力稳增长、保态势,调结构、促转型,攻难克坚,拼搏进取,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4亿元,同比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4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0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20元,增长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3元,增长11%。

(二)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共确定各类重点项目143个,年度计划投资122.9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75.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3.1%。其中,34个省市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5.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0%。丰利石化、泰普胶黏新材料、中炜汽柴油调和、晟鑫润滑油脂等10个项目投产或试生产;恒德信氰尿酸主体完工,预计年底投产;盛润背压机组办公楼完工,生产区手续已办结,即将开工建设;盛华德新材料、丰利石化芳烃、百优福生物柴油等5个项目正紧张施工;公路港物流园开工建设。完善集聚区基础设施,新区产业园兴业苑(公租房)达到入住条件;濮王产业园完成凤凰路污水管网及泵站工程招标,1004套公租房达到入住条件;木业产业园经四路南延、纬十路建成通车,产业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集聚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4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2.5亿元,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增长1%。以集聚区为载体,围绕主导产业,强力实施开放招商,完成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5个,合同引资266.6亿元;预计到位省外资金27.15亿元,占市定目标的101.4%;实际利用境外资金8527万美元,占市定目标的104.7%。

(三)城乡面貌持续提升。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中原路东延、范水路等6条市政道路及福寿路污水提升泵站竣工投用;德商高速至县城连接线、老城区南环路大修工程竣工通车,东环路上跨晋豫鲁铁路大桥主跨工程、葛口至德商高速出口段正在施工,城区交通路网不断优化。人防信息保障中心、纪委办案点办公楼、城区派出所等竣工投用,永泰客运站、公共自行车交通慢行系统节点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其中东西赵、老城十字街西北片区拆迁基本结束,罗庄、高寺村改造正进行房屋和附着物评估。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积极发展商贸流通和服务业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商贸经济日益繁荣,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亿元,增长9%。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城镇承载和带动能力逐步增强。

(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突出实施“工业强县”主战略,深化企业服务,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态势向好。今年以来,开工建设省市重点工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88.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2%。深入开展“惠企政策进千企”和“四项对接”活动,为盛源科技、元泰化工、华兴羽绒申请市过桥资金22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4.2亿元,增长9.2%;利润44.5亿元,增长8%。

(五)“三农”发展态势良好。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荣获全市农业农村六项重点工作综合奖二等奖。全年粮食总产36.88万吨,实现“十三”连增。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万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陆集石王野设施农业园等10个市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完成面积2550亩,占市定目标的187.6%;发展苗木花卉2600亩,林果、苗圃等经济林6600亩;莲藕种植和莲鳅共作、稻鳅共作等水产养殖达到12.5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扎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造林绿化工作连续七年荣获全市综合评比第一名。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聚鑫养殖场等5个标准化养殖场建成投用,牧原100万头生猪养殖完成前期选址和规划。白衣阁等8个乡镇(二期)、陆集乡等两个乡镇土地整治及X004线、X006毛王路改造工程完工,农田水利项目县、彭楼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六)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先后召开18次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全年实现4855户,17192名贫困户脱贫。实施“百企万户”就业扶贫工程,新建、改造扶贫就业点及种植、养殖基地214个,带动14847名贫困人口脱贫。实施全民技能提升振兴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培训种植养殖等就业人员4317人。实施金融扶贫,向贫困群众发放低息、无担保贷款1000余万元,帮助200余户贫困群众创业增收。实施易地迁建脱贫,张庄乡和陈庄镇迁建试点村群众陆续搬迁达1120户,预计年底前完成搬迁工作。

(七)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陆集中学、县第三小学等一批中小学相继竣工。着力改善群众就医条件,111所村卫生室竣工投用;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综合楼主体完工。电网升级改造有序推进,110千伏龙王庄输变电基建工程完工。城区第二水源竣工投用,“气化范县”节点推进。扎实开展“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按照“六个一个律、三个加强”原则,大力开展打击环境违法专项行动,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此同时,科技、人口计生等各项事业都有了新进步,社会保障和各项惠民政策较好落实,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食药品监管、平安建设等工作扎实开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总体来看,今年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缺少大项目、好项目支撑,现有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层次不高;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缺乏新的经济增长极;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硬性支出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同时,少数干部存在工作标准不高、效率低现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分析

总体上看,我们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仍然极为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压力。从大环境看,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新业态带动能力不明显,宏观经济回升的基础依然薄弱。从自身看,我县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企业终端产品少,中间产品多,市场依赖性强;农业受自然条件限制,结构调整难度大;第三产业占比较低,信息、网络等新型消费带动不明显,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土地、环保、资金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发展压力日趋加大。从发展前景看,我们也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国家扶贫开发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我县加快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推动发展的政策和工作机制,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日益高涨,这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2017年工作初步打算

2017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坚持“既定思路不变,总体目标不变,工作责任不变,工作力度不减”原则,进一步强化举措,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城乡建设、工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赶超发展。

(一)持续抓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一是实施规划提升。实施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城市综合交通、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等6项专项规划,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实施改造提升。强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抓好东西赵、柳北等8个棚户区改造,年内完成35万平方米拆迁任务。三是实施建设提升。开工建设板桥路至长泰路等8条道路及配套管网和G240跨黄河大桥工程;启动实施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及改造提升、城市综合体、公交客运站等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规划建设益民路商业街、大润发综合生活广场等9个商贸项目,进一步活跃商贸经济。启动十字坡沟及范水河综合治理、站前广场、城南带状公园建设,实施城区主要道路、广场、公园等绿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四是实施管理提升。突出抓好卫生、车辆和市场管理,严厉打击私搭乱建和违法占地行为;管好用好公共设施,建立高效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县城秩序井然。

(二)全力推进工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工建设濮王产业园昌盛路、凤凰路等2条道路及污雨水、绿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网。加快迁村并居工程进度,年内完成首批园区内村庄搬迁工作,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抢抓上级扶持贫困县发展相关政策机遇,瞄准与我县产业关联度高的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创新招商,引进一批战略投资项目,力争完成合同引资额150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8.05亿元,境外资金8625万美元。三是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加强对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力争年内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4个。对谋划包装的124个重点项目,尤其是初步进入市级项目库的61个重点项目,强化推进措施,力争早开工、早见效;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完善联审联批、周调度等制度,强化企业运行监测,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

(三)着力抓好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农田水利方面,实施辛庄镇等6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全力抓好1.2万亩高标准良田工程和2个万亩方建设;扎实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彭楼引黄入鲁灌溉扩建进度,实施王楼镇、白衣阁乡两个乡镇河塘整治项目,完善防汛除涝体系,再夺省“红旗渠精神杯”。造林绿化方面,重点抓好晋豫鲁铁路、范水下游段等廊道绿化提升及村镇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4万亩。同时,着力培育1.57万亩辛杨公路两侧和张庄河东万亩苗木花卉林果基地。现代农业方面,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5万亩,搞好河南丰果园农业综合开发、德成富养人参种植园、小洋子莲藕加工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启动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项目,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加大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年内完成24个村美丽乡村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任务。

(四)强力实施脱贫攻坚。坚持现有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和有效机制,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扶贫就业点100个。整合“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完成实用技术培训1200余人,劳动技能培训400余人。充分发挥1000万元贷款风险担保基金作用,为贫困户脱贫提供资金支持;10月底前,完成2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搞好科技扶贫、到户增收资金等项目实施,着力解决群众生产发展难题;加快滩区迁建试点工程扫尾,扎实做好第三批迁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年内实现3451户,11880名贫困人口脱贫。

(五)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让更多群众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快县卓越中学、思源实验学校二期、第四小学等中小学建设步伐,力争秋季建成投用。实施县人民医院扩建、县中医院医养结合综合楼工程;启动3所乡镇卫生院医技综合楼和107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加快农村公路户户通等道路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交通环境。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平安建设等工作,确保取得新成绩,创造新亮点,实现新突破,努力保持全县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2016年11月28日

  • 上一篇:范县人民政府关于黄河滩区范县张庄乡移民迁建试点项目有关问题的报告
  • 下一篇:范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范县闲置土地处置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领导
    • 公开年报
    • 政府机构
    • 公告公示
    • 法规公文
      • 范政
      • 范政办
      • 范政文
      • 政策解读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公务员报考
    • 重大会议
    • 信息公开
    • 重大决策预公开
    • 政府采购
    • 权责清单
      • 权力清单
      • 责任清单
      • 政策文件
    • 重点领域公开
      • 规划信息
      • 村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疫情防控
    • 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 财政信息
      • 预算公开
        • 财政预算公开
        • 部门预算公开
      • 决算公开
        • 财政决算公开
        • 部门决算公开
    • 范县预决算公开平台
    • 人事任免
    • 公共资源配置
      • 土地供应
    • 食品药品信息公开
      • 安全信息
    • 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
      • 定价目录
    • 就业信息公开
      • 就业政策
    • 安全生产信息公开
      • 安全生产政策
    • 公共服务信息
      • 教育信息公开
      • 社会保险
    • 环境信息公开
      • 安全环境信息
    • 诚信信息公开
      • 信用政策
      • 诚信红黑榜
  • 依申政府信息公开
首 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范县新区板桥路 电话:0393-5261330 

版权所有 范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C) 2006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9260200001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260001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1018585号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信访

  • APP信访
    (安卓版)

    通过浏览器扫描下载

  • 短信信访

    范县信访局局长
    手机短信信访
    公开号码

    1346179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