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省政府市政府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 首 页

  • 走进范县

    • 范县概况
      范县简介 范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南依黄河,北枕金堤,区位优势独特,是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黄河、金堤河横贯县境,沿黄线长达47公里。 西汉初置县,因范水穿城而过得名,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是范姓、顾姓、秦姓、姚姓的起源地。古代晋楚“城濮之战”、齐魏“孙庞斗智”、“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动天”“子路负米”“芦衣顺母”“恣蚊饱血”等均发生在这里,现有丹朱遗址、闵子骞墓、范武子墓等文化古迹... [详细]
    • 范县概况
    • 行政区域
    • 自然地理
    • 范县经济
    • 人口民族
    • 历史沿革
    • 名胜古迹
    • 范县名片
    • 范县剧种
    • 文化旅游资源
  • 政务中心

    更多>>

    领导之窗

    • 县长 王小鹏
    • 范县要闻
    • 部门动态
    • 乡镇动态
    • 国务院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食品药品信息公开
    • 依申请公开
    • 公示公告
  • 政民互动

    政民互动

    • 网上咨询
    • 县长信箱
    • 建言献策
    • 意见征集
    • 在线访谈
    • 网上调查
  • 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

    • 政务服务
  • 专题专栏

当前时间:
范县人民政府
  • 网站首页
  • 首页专题
  • 自然资源
  • 法治政府创建
  • 2021-2022年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走进范县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专题
  • 底部导航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法规公文 > 范政文
  • 范政文

    范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范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序号:51652010  索引号:J0001-2015-5165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县政府办公厅  日期:2015-07-30字号:[ 大 中 ]

范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5年范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2015年范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7月 18 日

2015年范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5年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建〔2015〕77号)精神,为做好我县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15年,完成省、市下达我县1200户(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各乡镇要以2015年农村危房现状调查核准数据为基数,每年改造完成本地现存危房的20%以上,用五年时间完成我县现存贫困家庭的危房改造工作。在此基础上,优先安排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确保本年度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数量占当地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的20%以上。

二、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

(一)补助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补助对象的确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

(二)补助标准。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8500元(省级配套资金金额未定),依据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D级、C级危房改造数量及分类补助标准。各类对象的补助标准为:

1.C级危房维修:5000元以内(含5000元);

2.非贫困地区D级危房重建:

⑴特别贫困户:15000元—25000元;

⑵比较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

7500元—15000元;

⑶普通贫困户:5000元—10000元。

3.贫困地区及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D级危房重建:

⑴特别贫困户:15000元—30000元;

⑵比较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

7500元—16000元;

⑶普通贫困户:5000元—11000元。

4.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D级危房按传统民居重建:

15000元—25000元。

三、资金筹措与使用管理

(一)资金筹措。各乡镇要采取积极措施,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将抗震安居、自然灾害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安居、生态移民等资金与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有机衔接。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农民自筹资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投工投劳和互助等降低改造成本,同时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赠和资助,逐步构建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引导、银行信贷和社会捐助支持的多渠道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投入机制。财政部门要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二)资金管理。各乡镇要按照《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1〕88号)有关规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使用,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直接将补助资金发放给补助对象。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财政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及时下达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要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嫌发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任务分解

在综合考虑各乡镇实际需求、建设与管理能力、工作绩效等因素的基础上,将改造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要按照文件、政策要求将各自的改造任务落实到村庄农户,并报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五、基本要求

(一)合理选择建设方式。各乡镇在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合理搭配D级和C级房屋改造数量。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体危险(D级)的原则上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危房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各乡镇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对于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要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政府统一建设、空置房置换或对现有旧校舍、旧厂(场)房等闲置房屋修缮加固等方式,帮助其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贫困残疾人家庭在实施危房改造时,引导其一并建设无障碍设施。要积极编制村庄规划,统筹协调道路、供水、沼气、环保等设施建设,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不得借危房改造名义实施村庄整体迁并。

(二)改造要求。各乡镇在完成年度工作的基础上,确保改造后的房屋符合抗震等防灾设防要求。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原则上,改造后的农房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13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宜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可根据家庭人数适当调整,但3人以上农户的人均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8平方米。各乡镇政府要按照基本建设要求加强引导和规范,积极组织制定农房设计方案,为有扩建需求的危房改造户预留好接口,防止群众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基本建设要求及时组织验收,逐户逐项检查和填写验收表。检查项目全部合格的视为验收合格,凡验收不合格的,须整改合格方能全额拨付补助款项。农房设计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体现民族和地方建筑风格,注意保持田园风光与传统风貌。乡镇建设管理员要加强对农房设计的指导和审查,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及时到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基本建设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现场记录。 

六、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制度,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积极探索抗震安全检查合格与补助资金拨付进度相挂钩的具体措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危房改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加强农村危房改造竣工质量安全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加强乡镇建设管理员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管理,提高其农房建设抗震设防技术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农房设计要符合抗震要求,农村危房改造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承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村建筑工匠或者单位要对质量安全负责,并按合同约定对所建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乡镇建设管理员要加强对农房设计的指导和审查,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及时到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基本建设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现场记录。 

结合建材下乡,组织协调主要建筑材料的生产、采购与运输,并免费为农民提供主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服务。

七、时间节点

第一阶段:7月15日前。主要任务是宣传发动,组建机构,人员培训,研究政策,落实任务等工作。

第二阶段:7月16日—10月31日。主要任务是各乡镇将任务落实到农户,核定农户资金补助方式和补助数额,组织拆旧建新、修缮加固等工作。

第三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主要任务是检查验收,总结经验,完善档案等工作。

八、操作程序

(一)个人提出申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由户主自愿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供户籍、农村五保供养证、低保金领取证、贫困户证明和危房照片等证明材料。

(二)集体评议。村民委员会收到危房改造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或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初定危房改造对象,并予公示。对符合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填写《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农户建(修)房申请表》,属新建房屋的,还要签订建新拆旧协议,一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对经评议或公示存在异议、经复核不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要及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

(三)入户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要及时进行审查,必要时,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住房和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符合申报条件的,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将材料退回,并说明原因。审查结果要在乡(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四)审批和公示。县级人民政府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复核。对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予以批准,并根据专业人员对住房危险程度做出的鉴定意见,核定补助方式及标准。对不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不予批准,并说明原因。审批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同时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进行张榜公示。确定补助对象后,乡镇应将分配给各村的补助对象名单和金额进行公示。

(五)组织实施。各乡镇根据县政府下达的年度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和补助资金,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六)竣工验收。房屋竣工后,由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翻建新建、修缮加固住房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待省、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人员进行抽查。

九、完善农户档案管理

农村危房改造实行一户一档的农户档案管理制度,批准一户、建档一户。每户农户的纸质档案必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协议等材料,其中档案表要按照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公布的最新样表制作。在完善和规范农户纸质档案管理与保存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制度,将农户档案表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地录入信息系统。各地要按照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评价和试行农户档案信息公开的要求,加快农户档案录入进度,提高录入数据质量,加强对已录入农户档案信息的审核与抽验,合理处置系统中重复的农户档案。改造后农户住房产权归农户所有,并根据实际做好产权登记。

加强农村住房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农村危房现状调查的有关要求,补充完善调查信息,并对已录入信息实行年度更新。未录入农村住房信息系统中的危房,不能列为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对于已改造危房,农村住房信息系统将按照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自动更新相应的信息。

十、健全信息报告制度 

各乡镇要明确人员负责信息报送工作,严格执行工程进度月报制度,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危房改造进度情况报送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及时将建设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报送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定期不定期等形式对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各乡镇年度计划完成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及时会同县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组织对改造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于2015年12月底前将2015年任务落实检查情况、年度总结报告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十一、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各乡镇要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和其它有关规定,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加强农户补助资金兑现情况检查,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的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全程监管和绩效评价。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公示制度,必须将当年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加大对公示环节落实情况的检查。要加强农房质量安全管理和风貌管控,做好危房改造实施全过程的现场技术指导和检查。要继续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农户档案信息公开,鼓励社会各界利用信息系统公开查询与监督。要广泛收集并及时调查和处理群众举报的信息,建立信息定期反馈机制。要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评价制度,完善激励约束并重、奖惩结合的任务资金分配与管理机制,逐级开展年度绩效评价。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

我县由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整合利用各方资源,强化项目组织实施,确保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各乡镇要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县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要在县政府领导下,会同民政、地震、民族事务、国土资源、扶贫、残联、环保、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文物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要加强与残联的联系与配合,主动沟通,掌握贫困残疾人危房状况,加大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

十三、落实责任

今年我县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仍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按属地实行管理。县政府负责农村危房改造的监督检查和验收等工作;危房改造项目实行计划、任务、资金、目标、责任“五到乡镇”,即项目工程建设的计划下达到乡镇、任务落实到乡镇、资金拨付到乡镇、目标和责任明确到乡镇。凡是发现违背和变通执行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和原则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处,严肃处理。 

十四、宣传引导  

要制作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免费发放到每个农户,同时采取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研究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使农村危房改造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及时宣传报道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和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1.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农户建(修)房申请表

      2.调整后的范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2

范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张怀庆(县政府副县长)

副  组  长:李存山(县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长)

   李伟贤(县住建局局长)

成员单位:县住建局  县发改委  县民政局  县扶贫办

    县财政局  县监察局  县国土局  县残联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县住建局,县住建局主任科员赵华伟任办公室主任。

                            

  • 上一篇:范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范县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下一篇:范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范县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领导
    • 公开年报
    • 政府机构
    • 公告公示
    • 法规公文
      • 范政
      • 范政办
      • 范政文
      • 政策解读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公务员报考
    • 重大会议
    • 信息公开
    • 重大决策预公开
    • 政府采购
    • 权责清单
      • 权力清单
      • 责任清单
      • 政策文件
    • 重点领域公开
      • 规划信息
      • 村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疫情防控
    • 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 财政信息
      • 预算公开
        • 财政预算公开
        • 部门预算公开
      • 决算公开
        • 财政决算公开
        • 部门决算公开
    • 范县预决算公开平台
    • 人事任免
    • 公共资源配置
      • 土地供应
    • 食品药品信息公开
      • 安全信息
    • 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
      • 定价目录
    • 就业信息公开
      • 就业政策
    • 安全生产信息公开
      • 安全生产政策
    • 公共服务信息
      • 教育信息公开
      • 社会保险
      • 文化体育
    • 环境信息公开
      • 安全环境信息
    • 诚信信息公开
      • 信用政策
      • 诚信红黑榜
  • 依申政府信息公开
首 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范县新区板桥路 电话:0393-5261330 

版权所有 范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C) 2006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9260200001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260001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1018585号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信访

  • APP信访
    (安卓版)

    通过浏览器扫描下载

  • 短信信访

    范县信访局局长
    手机短信信访
    公开号码

    13461799165